今天由台積電 林藝民經理及林國川副理負責帶我們參訪台積14廠及P1無塵室!
國川副理有提到五點值得我們深思的觀點及問題
1.自動搬運系統(娃娃機)-如何從高處取晶圓-履帶
2.互鎖裝置(安全確保)-提到TOYOTA出廠車油門卡死-剎車優先
3.為何採用黃光-黃光波長長,相對能量低-較不易引起光電效應而影響製程
4.28奈米前採用電漿蝕刻(放入水中) -之後採用電子束
5.戴明博士之漏斗實驗-提醒我們不要一直修改變因,應該回顧整體實驗的準確性來增進實驗可靠性
http://wiki.mbalib.com/zh-tw/%E6%BC%8F%E6%96%97%E5%AE%9E%E9%AA%8C
也深受藝民學長所語,作事情成事在人!擇你所愛,愛你所擇~~
1.team work
2.leadershop
3.態度
是所提到三個重點,也很謝謝所有老師、台積幹部及參與同學的分享的討論與分享。可以值得我好好思考未來自已的定向及方向為何!
2011年11月29日 星期二
2011年11月26日 星期六
文創領導人才培訓-workshop
這次培訓計劃中,感觸最深刻即是Robert 老師再三強調的learn to serve。從
內化自我作起進而分享自我,才是真正學習當一位知識分子。台灣過去幾年逐慚
重視文創產業的發展,但是是否深根想過整體的配套?面對國外的設計領域的先
進及觀念的革新。台灣是否能站穩腳步,吸收別人的精華並且融入自我特色?而
我們也不能不改變現況。當固守自已的陣地時別人已經悄悄走進來,這也就是個
全球競爭的市場。以前曾經聽說在台灣最難發展的三種行業,一是電影、二是戲
劇、三是設計。但隨著時代的改變,化不可能為動力是相對於我們這一代年輕人
被付予的使命感!改變台灣,進而改變世界這不只是一個口號,而是極需行動的
一個任務。
再者創新及文化的關係也是一個非常好玩的結合與討論!文創兩字看似是
文化與創意的縮寫。但如把創意改成創新來談的話,整體意義是可以有更大的可
塑性與彈性。再我看來會覺得創意構思如果能加上文化的薰陶,會讓整體的設計
感更具共鳴及歸屬感。是一種來自於心靈層次的解脫及深層認識自我本位的感受。
然而設計是需要很多idea 所構成,也就是Robert 所說的心智圖元素。藉由這些
看似脫節的元素,或許會激發出不同觀點的連結也就是心智圖最令人感到不可思
議的地方。使我對於Brainstorming 有更多的認識及團隊利用的技巧。
以我來講,工科學生的學習方式是比較單方面且不談改變與革新。但是換個
角度來思考,其實是有非常多需要提出質疑與矛盾的點。也就像老師所說的”萬
事從改變心態”作起。態度決定高度,真得很感謝三創團隊及Robert 老師就兩天
一夜的付出。讓我感受到對事情事物及文創產業方面的新見解,並針對自已盲點
作改變及學習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